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胭脂扣》的本土與懷舊

由關錦鵬執導的《胭脂扣》電影,是個穿越香港三十和八十年代的「另類」愛情故事。電影當中,透視了香港導演如何處理本土歷史和記憶。女主角如花(梅艷芳飾)為了尋找情郎十二少(張國榮飾),跨越生死來到八十年代的香港。透過時空交錯的方式,香港今昔之別(尤其地貌的改變)得以鮮明地呈現。懷舊手法更將香港歷史加以美化和修飾,讓觀眾雅俗共賞、再三回味。惟電影中歷史的真實性仍有待商榷。

《胭脂扣》的電影特效

從《胭脂扣》中,我們可以看見關錦鵬以多種電影處理技巧,去呈現三十/八十年代香港時空的轉換,以突顯箇中的今昔對比。第一,是色調的使用。三十年代,畫面用上炫目多彩的暖色調,猶見於如花身處的倚紅樓,紅色物件隨處可見。八十年代,畫面則用上冰冷的灰藍色調為主,以突顯都市大廈林立的時代感。電影裡面,由於這兩個時空經常互相穿插,色調的明確分野,就令導演無需文字描述,都能讓觀眾清楚分辨兩個年代的差異。色彩的對比,亦是古今拼湊中顯示出來的一種態度。

第二,是鏡頭的運用。電影開場時,鏡頭以中景/中近景將倚紅樓活現觀眾眼前。正在唱戲的如花與十二少初次四目相投,接著上演的整場文戲都充滿動感。到袁永定(萬梓良飾)帶如花回家,回憶閃接的鏡頭,以及昔日光影淡出成黑暗的效果,都明確引進今昔之別。導演亦運用空鏡,拍攝八十年代五光十色的城市夜景,將「活生生」的香港呈現觀眾眼前。另外,胭脂扣亦有使用溶鏡/蒙太奇去交代石塘咀環境的古今變遷。以電影語言解讀的話,蒙太奇(Montage)即是將時空片斷有意識地組合起來,使之成為有意義的整體。正如三十年代的「塘西風月」,夾著八十年代的西環街景,讓故事有條理地延續下去。除此之外,導演還使用了非柔焦後果,去交代如花回憶過去的情節,以呈現一種不確定性。尤其在如花邂逅十二少的時候,燈光明顯較為明亮,接著電影畫面都較為灰暗。最後在電影尾場的一幕,導演利用雙重濾鏡,將如花與倚紅樓喧鬧的畫面交疊起來,呈現如花憶起往日美好年華的情景。上述這些鏡頭運用技巧,都能營造出更為強烈的時代對比,令電影畫面更為充實。

《胭脂扣》與本土歷史的關係

結構處理方面,《胭脂扣》運用了時空交錯敘事手法,將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香港互相貫穿。運用這種插敘手法,雖然電影不根據時空順序推移,但可見情節仍有着互相緊扣的連繫。情節鋪排方面,導演將如花的過去(即在妓院唱戲和工作的畫面)置於電影的開頭,以引入《胭脂扣》的故事。開首部份,交代了如花和十二少在倚紅樓剛相識的場面。對白裡面俚語的運用,(例如「溫心老契」)讓我們知道場景正代表三十年代的老香港。十二少更為如花送上「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的對聯,相信這在八十年代,甚至現在的香港都是非常少見。根據香港歷史,倚紅樓的地理位置確實有跡可尋,它是以前一間位於石塘咀的妓院。石塘咀有「塘西風月」的稱號,妓院有數百間。而在1904年,香港第13任港督彌敦,更下令在石塘咀大規模開發色情事業。雖然現在已經面目全非,但當時的石塘咀的確有着這樣的過去。而《胭脂扣》這電影故事,亦是在這個歷史場景下所誕生的。

接著,電影瞬間跳到香港五光十色夜景的一幕。雖然導演並沒有用任何文字或旁白交代時空的跳躍,但從如花和袁永定在報館的對話中,我們知道故事來到了1987年的香港。憑著關錦鵬巧妙的剪接手法,這個由三十年代到八十代年的過渡並不見突兀,由此可吸引觀眾追看下去。如花從陰間回到八十年代的香港,就只為與十二少在石塘咀再次相認。如花跟隨袁永定登上港島電車,以電車行駛般的速度閱覽香港五十年來的變遷。電影在此亦暗諷鄧小平所說的「五十年不變」。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後,香港的城市環境並不像論述般一成不變。往日的倚紅樓變了幼稚園,太平戲院變成商場。城市多了一份繁華喧鬧的氣氛,商業味道更為濃厚。八十年代,基於香港政治和社會環境的種種變數,電影胭脂扣更可能從中反映了當時香港人對九七回歸祖國的擔憂。正如導演關錦鵬所說:「我拍胭脂扣,大概跟九七回歸有關。」當時的香港人,擔心鄧小平不能兌現香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又對脫離英國殖民政府感到不安。他們常想過去,但又擔憂將來,往往對「現在」的環境感到焦慮。

電車上如花與袁永定的交談,猶如香港過去(電影裡的三十年代)與現在(電影裡的八十年代)的正面交鋒。如花訴說年少時在倚紅樓的細節點滴,生活多麼爛漫美好。袁永定卻從她的論述中得知她是鬼,嚇得馬上逃避所有「歷史」。正如袁永定所說:「我會考歷史科是不合格的!」帶來幽默效果之餘,又帶出對話中所涉及的「歷史」,其實並不承載甚麼具體意義。「歷史」只被用作嘲諷和揶揄如花的特別名詞。而電影角色對歷史的態度,都明顯帶有藐視的成份。除了電車一幕,袁永定未婚妻阿楚(朱寶意飾)在家中驗證如花是鬼的情景,問如花「懂不懂穿牆、飛天?把舌頭伸出來給我看看?」,同樣帶有嘲諷低貶的意味。由此可見,歷史只被視作借鑒現在的對象,擔當著推門而入又匆匆退出的角色。

《胭脂扣》所呈現的香港歷史

電影《胭脂扣》,取材自香港回歸前大是大非的八十年代。當社會大氛圍正集中討論「殖民時代結束」、「民族恥辱終結」等等嚴肅政治議題,有人並開始質疑胭脂扣電影反映歷史現實的能力。但電影始終是電影,當中的寓言性、文學意味定必比新聞報導/紀錄片強。電影《胭脂扣》相較之下,正正給予觀眾更多想像的空間。對於八十年代的香港人而言,《胭脂扣》電影為他們帶來了情緒宣洩,情感逃逸的出口。很多人選擇沉溺於如花與十二少若即若離,纏綿但又煎熬的戀情之中。十二少對如花「乾煎石斑」般的追求,更為觀眾帶來許多趣味。與其將胭脂扣與重現歷史的紀錄片相較,不如將之視為大時代下的愛情故事小品。

然而,導演關錦鵬與原著作家李碧華,對《胭脂扣》的歷史資料搜集並不馬虎。這可以從描述「塘西風月」文化中看到。三十年代流行的文化詞匯,例如「埋街食井水」、「老鴇」都一一在倚紅樓對白裡出現。正如剛才所說,石塘咀倚紅樓的舊址,現在仍然可以追尋。此外,當時的粵曲及廣東大戲,都在《胭脂扣》裡巧妙地被重新再用。有如如花唱的《客逃秋恨》、十二少唱的《胡不歸》等,都是香港八十年代文化歷史的見證。

最後,電影佈景的場設,亦可反映關錦鵬對重擬當時歷史別有用心。倚紅樓妓女大紅大花的旗袍,鴉片臥榻等等道具,都散發著頹塘風情的魅力。要製作像《胭脂扣》的本土電影,導演必須以真實的歷史資料、文本記載作為依據,他們難以憑空捏造電影設定社會背景。而上述這些方面,都引證了《胭脂扣》並不完全脫離歷史,雖然它未必能像紀錄片般刻畫史事。

從文化論述角度看,《胭脂扣》電影可從歷史邊緣反映香港獨有的地位。它可被視作一種另類香港歷史的描述。因為歷史應是多面向的,不應只有一言堂的結論。作家施叔青曾以「妓女的身不由己」,去比喻香港九七前的殖民身份,正如《胭脂扣》裡如花的角色。如花命運悲苦,地位悲微,靠努力工作換取更舒適的生活。她可以象徵當時默默耕耘的香港人,仍在努力尋找本土認同感和歸屬感。由此可見,歷史的更深一層意義,在於為香港人建構一種文化身份,這遠遠比純粹複述歷史更為重要。


懷舊手法處理《胭脂扣》

我們可以評定,《胭脂扣》是一部充滿懷舊風格的電影。根據學者詹姆遜(Fredric Jameson)的解釋,懷舊電影在後現代主義下,是種「催眠性的新美學模式」。真正的歷史,可轉換成供消費的光澤圖像展現在我們眼前。在商業條件作祟下,有些香港電影呈現了拜物式對舊物的祟拜。而觀眾消費的,往往是懷舊電影營造的舊日脂粉。這些都未必反映真實歷史性。有如電影對舊物的展示和收集(舊曲詞、塘西舊侶掌故、鬼佬涼茶等等),牽動觀眾的情感已經比歷史本身重要。「懷」比「舊」來得深刻,因為此刻的臆想代替了過去的歷史。

正如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對歷史意識的解讀,歷史事件,往往變成了玩弄光景的連台好戲。在《胭脂扣》裡,本土歷史的使用或許能起借古諷今的作用,對後世的影響更為深遠。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提醒了袁永定和阿楚要著重承諾,好好珍惜眼前人。電影末端,如花將胭脂扣還給十二少,二人愛情最終劃上句號。歷史,就有如無法刪改的事實,循環地提醒後人不要重蹈覆轍。如果《胭脂扣》的故事如同歷史,同樣承載著警世的意義,我們又何必糾纏於本身的真實和虛擬性?

總括而言,我們可以從關錦鵬著名的《胭脂扣》電影中,剖析香港導演處理本土歷史和記憶的手法。配合一系列畫面和鏡頭特效,關錦鵬成功地展示了香港古今的時代對比。時空交錯敘事,編織了屬於本土三十/八十年代的愛情故事。電影《胭脂扣》有著牽引觀眾情感的神奇力量,配合梅艷芳和張國榮出神入化的演技,不愧成為香港電影的經典。懷舊電影雖然未必完全根據歷史,但同樣可以深入民心。《胭脂扣》已有足夠條件,成為百世流芳的本土電影代表作。





參考資料:

也斯:〈關錦鵬:在中國與香港之間〉,載張美君編:《既近且遠、既遠且近 關錦鵬的光影記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頁14-18。

〈石塘咀 歲月不留痕〉,《頭條日報》,2015年。

李展鵬:〈重訪倚紅樓,重訪香港歷史──寫在梅艷芳的四十八歲誕辰〉,《澳門日報》,2011年。

陳致聰:〈談《胭脂扣》時空交錯敘事方式所建構的多層空間〉,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論文,2014年。

焦雄屏:〈胭脂扣 頹廢中的激情謳歌〉,載張美君編:《既近且遠、既遠且近 關錦鵬的光影記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頁328-329。

潘國靈:〈胭脂扣〉,載張美君編:《既近且遠、既遠且近 關錦鵬的光影記憶》(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頁330-332。

羅崗:〈想像香港的一種方式〉,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論文,2001年。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叮叮車的故事】

話說琴日搭巴士瞥見電車廠,
屎忽痕落左車,
沿住車軌尋找叮叮車的故事。
行到返西營盤,
黎個摩登快餐店豬扒包凍啡。

電車話你聽一路向東往北角,
使鬼似巴士咁,
明知目的地都站站提你落車。

我咬住個豬扒包吹住陣涼風,
聞住海味氣味,
見住對面巴士成個玻璃箱咁,
咁先係爽架嘛。

聽住首『小涼伴』思考人生,
平時行行下路,
『焗到街裏人人行過也推我』
返學搭親巴士,
搵日唔狗衝去香港仔都唔得。

有人衝出馬路?
巴士司機難免燥底問候老母。
電車個司機呢,
咪慢駛再停低俾你慢慢過囉。

其實人凡事又何必咁著緊呢?
我只係喺道諗,
如果生活可以不求成功回報,
會唔會開心啲。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攝氏零度

2014年12月21日


在抽氣飛機艙,眺望
一片白茫茫
灰雲像石頭
被幾千噸冷空氣凝住
沉積,垂落
未嘗半口涼氣
亞熱帶人難有的福份

雙腳,著地
踐踏萬里無邊白雪
亦能像威化般乾脆
日不出,夜不落
聽說是北半球冬至

零度水溫,洗手
寒流盤旋每根手指
想起地理海洋氣流
悄悄涼意鑽入手心
雙手好像,雪條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無為

2014年11月24日

說起「無為」,相信大家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道家的學說。老子推祟「無為而治」,即是以順應自然的方式處理事情。這個超凡脱俗的處世思維,實行起來並不容易。「無為」又可以帶有「不作為」的意思。這個具爭議性的哲學概念,引領我們反思行為背後的道德價值。「無為」還可以被解作碌碌無為。這個富文學性的四字成語,與老子提出的「無為」原來毫不相干。「無為」,究竟是「無謂」,還是值得探討的態度呢?

社會方面,「無為而治」是源遠流長的道家概念。它可以追溯自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百姓生活艱苦,社會氣氛動盪。老子曾經多次提出「無為而無不為」。他希望百姓和治國者安守本份,順應自然規律和秩序去生活。老子《道徳經》第三十七章提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他認為百姓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所謂「無為」,指的是當我們運用技巧的水平,達到純熟的境界,就不需要再為結果而執著。實際上,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如果付出的努力與收穫不成正比,很多人根本不會願意花費心機。在香港,有些事業往往「吃力不討好」,例如用畢生鑽研樂器,成為全職音樂家。「無為而無不為」,整體的意思是人不應該強求成果,但事事都可以駕輕就熟。說法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現今社會,很多人都以利益考慮為先。「無為而無不為」,是一種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要做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話,我們不但要培養良好的心理質素,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哲學方面,「無為」帶有「不作為」的意思。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有選擇「作為」和「不作為」的自由。而我們採取的決定,往往會導致不同的後果。小至起床後吃不吃早餐,大至意外發生時救不救一個人。假設你在路上,突然遇見一名心臟病發的老人,你可以幫忙叫救護車。在情況許可之下,你絕對有義務去拯救那位老人。因為你的「作為」,可以體現同理心和人道精神。然而,你都可以選擇「不作為」,不去幫助那位老人,因為你可能快要遲到。你並不需要為「作為」或「不作為」,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因為老人的病發,與你的出現並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簡單來說,救人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理想當然的。但這是否意味著,人人面對這些事情,都應該視若無賭,坐視不理?如果我們都只重理,不重情,社會又會變得何其冷酷?就算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們有時候,都難以逃避良心的斥責。「小悅悅事件」,正正是相似的現實例子。它掀起了很多人道德上的反思。

文學方面,「無為」可以是成語「碌碌無為」的縮寫。這個成語,指平平庸庸,無所作為。它與香港俚語「Hea」的意思相近。楊沫在 《青春之歌》說道:「與其碌碌無為地混這一生,不如壯烈地去死!」秦牧又在《長河浪花集序》說道:「雖然不能夠說完全碌碌無為,但是回憶起進城之前,見到那些老戰士時心裡曾經湧起的感情,見到第一面五星紅旗時心裡曾經湧起的感情,卻不禁有愧疚之感。」由此可見,這兩位作家對中國都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他們寧願為祖國而犧牲,都不願碌碌無為。青春,夢想,好像從來都令人熱血沸騰,奮不顧身。引用周星馳的一句名言,「(人)沒有夢想,與鹹魚又有甚麼分別?」。我認為,年青人追尋夢想,確實勇氣可嘉;但凡事都需要考慮背後的結果。楊沫在 《青春之歌》似乎運用了誇張手法。生命裡,我們需要面對無窮無盡的挑戰。但是否凡事都需要以性命作賭注?「碌碌無為」的相反,是否等同「壯烈犧牲」?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為事情的成與敗,得與失作出預算。我想這個概念,與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比較相似吧。

「無為」二字,看似紙上談兵,看似冷酷無情,看似頹廢潦倒。但在社會、哲學和文學方面,「無為」其實可以承載不同意義。「無為而無不為」,提醒我們不應該強求成果。「不作為」,可能會影響其他人的命運。「碌碌無為」,往往與「壯烈犧牲」成為對比。原來「無為」,並不是那麼虛無飄渺。

2014年11月8日 星期六

牛下

2014年11月2日

自從我出生,牛下就伴隨我成長。簡單一點來說,沒有牛下,我的童年就不會完整。

牛下,是牛頭角下邨的簡稱。我自小就在那一區長大,直至小四才遷出。童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值得留戀的時光。回憶,總會給人親切溫暖的感覺。可惜的是,我的童年,溫暖但脆弱。它始終敵不過時代的衝擊。牛頭角下邨要被拆,是個不爭的事實。當時的我,痛恨自己沒有能力捍衛這個地方。

小時候,每逢乘地鐵途經牛頭角站,都會看到這幢綠白相間,層數不高的屋邨大廈。牛下底層的長巷,是我回家的必經之路。那裡對牛頭角的街坊來說,絕對是滿足生活需要的好地方。價廉美味的雲吞麵,地道炭燒的雞蛋仔,服務齊備的影印店,只此一家的觀賞魚店…在舊區土生土長的平民,大概都不需要奢華購物城,連鎖珠寶店去滿足所需。與鄰里融洽地生活和相處,就可以帶來最基本的快樂。

牛下曾經發生的一事一物,我統統都記得。其實,是我選擇將它們銘記在心。某日寒風澟澟,我和媽媽坐在街邊的摺櫈吃碗仔翅。某個假日,我們在牛下的公廁碰見一隻肥老鼠。別人或許會笑我幼稚,居然選擇記住這些瑣事。但至少我明白,這些片斷正正編織我的童年,成為日後回憶的重要線索。人的一生,就只有一個童年。無論當時過得快樂與否,無可取替,就是童年的可貴之處。

我的童年無可取替。矛盾在於,象徵著童年的牛頭角下邨,即將被取替。由於屋邨過度殘舊及居住環境不佳,重建工程順理成章地被落實。對我來說,當時的牛頭角下邨,就正如一個體弱多病的老人,無奈地等待上天的處決。而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對於事態發展根本無能為力。原來決策者一聲令下,要牛下從此銷聲匿跡,就如按下「刪除鍵」般簡單。我很害怕,我的童年因此化為烏有。因為那些回憶,再沒有實物去寄託,去依存。而這正正是我選擇銘記那些童年片段的原因。

2009年的冬天,我未曾忘記。牛下要被拆封的前數天,我決定重遊故地,痛心地探訪這位老人。黃昏時份,落日為寒冬帶來份外的溫暖,我感受到那種屬於回憶的氣息。我乘坐地鐵,一如以往越過天橋,到達牛下長巷。然而,眼前所見的一切都使我震驚。往日的攤檔燈火璀璨,現在一片漆黑。往日的窄巷熙來攘往,現在渺無人跡。原來,這裡已經不再是我熟悉的牛下。

我拿著相機,嘗試重塑那些回憶。對於當下的所見所聞,確實頗為絕望。我嘗試重返兒時回家的路徑。在轉角處的大牌檔外,有名女人一邊洗碗,一邊與友人大聲聊天說:「係架喇,做埋今日。」她的臉容沒露半點愁緒,看來是個隨遇而安的人。大牌檔營業的最後一天,仍然堅持工作。這位女士敬業樂業的精神,確實使人敬佩。當時哀愁的我,或多或少受她的情緒感染,不禁一笑。

夜幕低垂,牛頭角下邨也有衰落的時候。最後一次造訪牛下,算是還我心理上一個交代。眼見牛下的樓房逐漸被挖空,石屎牆逐漸被砸碎,我的心仍然忍忍作痛。那種感覺,就正如目送一位垂死的老人。我的童年回憶,就只好牢放在心裡。日後,我相信舊區重建不是唯一方法,因為有些文化值得被保留,有些精神值得被彰顯。

十六歲的反叛

2014年9月22日

我認識一位女孩,叫阿風,今年十六歲。她留有一把烏黑的長髮,外表平平無奇。每次看見她,都是穿著格子恤衫。很多人大惑不解,不明白阿風為何要堅持這種打扮,而她也沒有意圖去解釋。

阿風是個沉厚寡言的人,孤僻的性格使人不敢靠近。她在一所傳統名校讀中四,學習態度慵懶,待人態度散漫。身邊的同學沒甚麼興趣與她做朋友,但開始打量她的背景。阿風嘛,家景與外表一樣平平無奇,算是在小康家庭成長吧。父母是典型的怪獸家長,對年紀已經不小的她賦予極度的關顧。不出我所料,阿風對此極為反感。父母疼愛兒女,看似理所當然;但她認為這種愛,已經超乎理性的地步。

阿風厭倦機械式的生活。天天都是睡不夠,沒朋友。上學,又放學,但好像甚麼也沒學過。父母吩咐她專注學業,暫時不要談戀愛。頹廢的她,其實沒想過談戀愛。

然而,毒撚也有喜好。回到家,阿風很喜歡玩Guitar Geek, 一個曾經在facebook出現的節拍遊戲。打機的阿風,與上課的阿風,簡直判若兩人。看著她全神貫注地挑戰一個又一個combo,一個又一個高分;除了稱她為名乎其實的geek(瘋子)之外,沒甚麼好說。阿風極度沉醉,好像從遊戲當中才能找到失落的滿足感。我知道她並非沉迷,因為她擁有清醒的意識。

「讀書又唔見你咁認真!」母親這句話,對阿風來說像是一記耳光。她不明白,為何自己已經得到遊戲畫面裡面聽眾的掌聲,卻始終得不到母親的掌聲。不喜歡讀書,但有熱愛的興趣,算彌天大罪嗎?投放在遊戲裡,而不是學業裡的認真態度,是否就必定一文不值?阿風滿腔慍火,但仍舊一語不發。

「十六歲的反叛」,阿風說她唯有貫徹母親所謂「十六歲的反叛」。將錯就錯,堅持自己愛做的事。

但你知道她想做甚麼嗎?

這個阿「瘋」堅定地告訴我:「我 要 去 學 結 他。」

我哭笑不得,誰料到你要做真正的guitar geek?

阿風雖然性格執著,但同時是個異想天開的人。她相信,堅持所愛至少是對自己的交代。她正在期盼成功的一天。畢竟作為女兒,心裡仍然想得到父母的認同。我估計,長大後的阿風,會使人出奇不已,不再平平無奇。

沒有人能夠預料阿風將來的路有多難走。但談到未來,試問世上又有誰人能夠預料呢?

後搖滾


2014年9月4日

wi wung wung wi wung wung
嘭-嘭-嘭-嘭-
嘭嘭嘭嘭 嘭嘭嘭嘭

蜂鳴仍然在耳邊俳佪。現在聽到的,是餘韻。至今感受到的,不是幻覺。

耳朵在聽:音樂

腦袋浮現:最燦爛的煙花、劇烈地震、原子彈爆炸、暴亂、電話響、響個不停

還有,玻璃碎裂。擊落爆破的畫面,不再止於現實中的那一瞬間。在音樂的時空裡面,它可以延續,再延續。

我意識到猛烈的張力,持久的拉扯。我體會到他的憤怒,接著又一個平靜。時而脆弱,時而倔強。情感的靈活拿捏,就是藝術的精粹吧。

還有,人的感知。我,其中一個聽眾,是接收器,也是反應器。所有突觸納入同步,不知道過程驚動了多少神經細胞。

然後,一切回復黃昏的海面般文靜。

這場後搖滾騷,成為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