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日
自從我出生,牛下就伴隨我成長。簡單一點來說,沒有牛下,我的童年就不會完整。
牛下,是牛頭角下邨的簡稱。我自小就在那一區長大,直至小四才遷出。童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值得留戀的時光。回憶,總會給人親切溫暖的感覺。可惜的是,我的童年,溫暖但脆弱。它始終敵不過時代的衝擊。牛頭角下邨要被拆,是個不爭的事實。當時的我,痛恨自己沒有能力捍衛這個地方。
小時候,每逢乘地鐵途經牛頭角站,都會看到這幢綠白相間,層數不高的屋邨大廈。牛下底層的長巷,是我回家的必經之路。那裡對牛頭角的街坊來說,絕對是滿足生活需要的好地方。價廉美味的雲吞麵,地道炭燒的雞蛋仔,服務齊備的影印店,只此一家的觀賞魚店…在舊區土生土長的平民,大概都不需要奢華購物城,連鎖珠寶店去滿足所需。與鄰里融洽地生活和相處,就可以帶來最基本的快樂。
牛下曾經發生的一事一物,我統統都記得。其實,是我選擇將它們銘記在心。某日寒風澟澟,我和媽媽坐在街邊的摺櫈吃碗仔翅。某個假日,我們在牛下的公廁碰見一隻肥老鼠。別人或許會笑我幼稚,居然選擇記住這些瑣事。但至少我明白,這些片斷正正編織我的童年,成為日後回憶的重要線索。人的一生,就只有一個童年。無論當時過得快樂與否,無可取替,就是童年的可貴之處。
我的童年無可取替。矛盾在於,象徵著童年的牛頭角下邨,即將被取替。由於屋邨過度殘舊及居住環境不佳,重建工程順理成章地被落實。對我來說,當時的牛頭角下邨,就正如一個體弱多病的老人,無奈地等待上天的處決。而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對於事態發展根本無能為力。原來決策者一聲令下,要牛下從此銷聲匿跡,就如按下「刪除鍵」般簡單。我很害怕,我的童年因此化為烏有。因為那些回憶,再沒有實物去寄託,去依存。而這正正是我選擇銘記那些童年片段的原因。
2009年的冬天,我未曾忘記。牛下要被拆封的前數天,我決定重遊故地,痛心地探訪這位老人。黃昏時份,落日為寒冬帶來份外的溫暖,我感受到那種屬於回憶的氣息。我乘坐地鐵,一如以往越過天橋,到達牛下長巷。然而,眼前所見的一切都使我震驚。往日的攤檔燈火璀璨,現在一片漆黑。往日的窄巷熙來攘往,現在渺無人跡。原來,這裡已經不再是我熟悉的牛下。
我拿著相機,嘗試重塑那些回憶。對於當下的所見所聞,確實頗為絕望。我嘗試重返兒時回家的路徑。在轉角處的大牌檔外,有名女人一邊洗碗,一邊與友人大聲聊天說:「係架喇,做埋今日。」她的臉容沒露半點愁緒,看來是個隨遇而安的人。大牌檔營業的最後一天,仍然堅持工作。這位女士敬業樂業的精神,確實使人敬佩。當時哀愁的我,或多或少受她的情緒感染,不禁一笑。
夜幕低垂,牛頭角下邨也有衰落的時候。最後一次造訪牛下,算是還我心理上一個交代。眼見牛下的樓房逐漸被挖空,石屎牆逐漸被砸碎,我的心仍然忍忍作痛。那種感覺,就正如目送一位垂死的老人。我的童年回憶,就只好牢放在心裡。日後,我相信舊區重建不是唯一方法,因為有些文化值得被保留,有些精神值得被彰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