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無為」,相信大家很容易就會聯想到道家的學說。老子推祟「無為而治」,即是以順應自然的方式處理事情。這個超凡脱俗的處世思維,實行起來並不容易。「無為」又可以帶有「不作為」的意思。這個具爭議性的哲學概念,引領我們反思行為背後的道德價值。「無為」還可以被解作碌碌無為。這個富文學性的四字成語,與老子提出的「無為」原來毫不相干。「無為」,究竟是「無謂」,還是值得探討的態度呢?
社會方面,「無為而治」是源遠流長的道家概念。它可以追溯自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百姓生活艱苦,社會氣氛動盪。老子曾經多次提出「無為而無不為」。他希望百姓和治國者安守本份,順應自然規律和秩序去生活。老子《道徳經》第三十七章提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他認為百姓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所謂「無為」,指的是當我們運用技巧的水平,達到純熟的境界,就不需要再為結果而執著。實際上,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如果付出的努力與收穫不成正比,很多人根本不會願意花費心機。在香港,有些事業往往「吃力不討好」,例如用畢生鑽研樂器,成為全職音樂家。「無為而無不為」,整體的意思是人不應該強求成果,但事事都可以駕輕就熟。說法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很難做到。因為現今社會,很多人都以利益考慮為先。「無為而無不為」,是一種理想化的生活概念。要做到「無為而無不為」的話,我們不但要培養良好的心理質素,還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哲學方面,「無為」帶有「不作為」的意思。在日常生活裡,我們有選擇「作為」和「不作為」的自由。而我們採取的決定,往往會導致不同的後果。小至起床後吃不吃早餐,大至意外發生時救不救一個人。假設你在路上,突然遇見一名心臟病發的老人,你可以幫忙叫救護車。在情況許可之下,你絕對有義務去拯救那位老人。因為你的「作為」,可以體現同理心和人道精神。然而,你都可以選擇「不作為」,不去幫助那位老人,因為你可能快要遲到。你並不需要為「作為」或「不作為」,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因為老人的病發,與你的出現並不存在絕對的因果關係。簡單來說,救人並不是在任何時候都理想當然的。但這是否意味著,人人面對這些事情,都應該視若無賭,坐視不理?如果我們都只重理,不重情,社會又會變得何其冷酷?就算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我們有時候,都難以逃避良心的斥責。「小悅悅事件」,正正是相似的現實例子。它掀起了很多人道德上的反思。
文學方面,「無為」可以是成語「碌碌無為」的縮寫。這個成語,指平平庸庸,無所作為。它與香港俚語「Hea」的意思相近。楊沫在 《青春之歌》說道:「與其碌碌無為地混這一生,不如壯烈地去死!」秦牧又在《長河浪花集序》說道:「雖然不能夠說完全碌碌無為,但是回憶起進城之前,見到那些老戰士時心裡曾經湧起的感情,見到第一面五星紅旗時心裡曾經湧起的感情,卻不禁有愧疚之感。」由此可見,這兩位作家對中國都有強烈的愛國情懷。他們寧願為祖國而犧牲,都不願碌碌無為。青春,夢想,好像從來都令人熱血沸騰,奮不顧身。引用周星馳的一句名言,「(人)沒有夢想,與鹹魚又有甚麼分別?」。我認為,年青人追尋夢想,確實勇氣可嘉;但凡事都需要考慮背後的結果。楊沫在 《青春之歌》似乎運用了誇張手法。生命裡,我們需要面對無窮無盡的挑戰。但是否凡事都需要以性命作賭注?「碌碌無為」的相反,是否等同「壯烈犧牲」?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為事情的成與敗,得與失作出預算。我想這個概念,與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比較相似吧。
「無為」二字,看似紙上談兵,看似冷酷無情,看似頹廢潦倒。但在社會、哲學和文學方面,「無為」其實可以承載不同意義。「無為而無不為」,提醒我們不應該強求成果。「不作為」,可能會影響其他人的命運。「碌碌無為」,往往與「壯烈犧牲」成為對比。原來「無為」,並不是那麼虛無飄渺。